全球最大、運用技術最早進!本年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滬東中華”)交给的船只中,包括上述兩個“最”的2.3萬箱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代表了中國船只工業的顶配水平。依托兩大總裝造船基地和強大的自主研發、先進制作才干,滬東中華已經构成完善的品控體系和服務網絡,向全国际展现中國的先進制作力。
“船只制作業的皇冠上有三顆明珠,航空母艦、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與豪華郵輪,中國已經摘得了前兩顆,其间大型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也就是LNG運輸船,我們滬東中華是國內仅有的制作企業。” 滬東中華造船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建良說。
现在,滬東中華已經交给和在建的大型LNG運輸船超過30艘,每年為中國運送超過2500萬噸的液化天然氣。同時,滬東中華是國內船廠中仅有設有LNG技術研究所的企業,建立了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船體、輪機、信息化博士工作室,先后承擔了一系列國家級严重科研項目。
“天然氣必須在零下163攝氏度的超低溫下,才干轉化為液態,體積會縮小620倍,這也正是LNG運輸船技術的難點地点。”陳建良說。滬東中華研發了MarkIII型液貨圍護系統,其不鏽鋼波紋板的焊接長度達9千米,而憑借一流設計與工人的高超技術,該系統在屡次屏蔽密性試驗中,都做到了代表国际顶配水平的“零漏點”。
2.3萬箱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就是滬東中華科研技術力的結晶。從“最大”的视点來看,這個龐然大物船身長399.9米,寬61.3米,貨倉深度33.5米,甲板面積近2.4萬平方米,比3個足球場還大,比现在国际上最大的航空母艦還要長60多米﹔一次能裝下2.3萬隻標准集裝箱,可承載22萬噸的貨物。
而在技術方面,它也得到全方位的刻画。集成了一人橋樓、無人機艙、抗橫傾自動平衡、全船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化自動操控系統,26名船員即可駕馭﹔运用了當今箱船領域最早進的綁扎橋,最大堆箱層數達24層﹔裝備了全球最大的雙燃料動力主機,既能运用燃氣也能兼用燃油,確保清潔動力。
“我們多年來在LNG運輸船領域積累的經驗,也被用到2.3萬箱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上。” 陳建良介紹道。這艘巨輪安裝了一個1.86萬立方米的薄膜式燃料艙,用以裝載液化天然氣,為船只供给動力,能够確保2萬多海裡的續航,輕鬆覆蓋一次歐洲到遠東的往复航程。而這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首創,與傳統的燃油集裝箱輪比较,可減少20%的碳、85%的氮氧化物與99%的硫排放,大大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足以滿足国际最嚴格的的排放標准。
现在,2.3萬箱雙燃料動力集裝箱船已經成為国际闻名班輪公司達飛的“旗艦”,馳騁汪洋大海,它也成為了国际各大班輪公司新船訂造的新寵。“浦東開發開放30年來,滬東中華與浦東一起發展,從開始的出口仿制到現在的自主研發,我們用刻在浦東基因裡的創新拼搏精神開辟了自己的事業,未來我們也會繼續努力下去。”陳建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