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gweip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gweip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gweip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zgweipan.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石头上种菜、大桶里养鱼年入3600万还成国家级示范基地他凭啥_安博官网平台首页登录_安博体育官网首页登录|安博体育平台网址

石头上种菜、大桶里养鱼年入3600万还成国家级示范基地他凭啥

 2024-08-25 | 作者: 安博官网平台首页登录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春播的季节,鱼儿水中游,果菜土里栽,在大多数人脑海中这便是农忙时节的传统场景。

  然而有这样一个职业新农人,他养的鱼儿不在池塘里,也不用换水、投喂饲料,却条条鲜美;种的蔬菜不在土里,也不用施肥,却颗颗新鲜青翠。

  这样一种颠覆传统的种植模式,你肯定以为不挣钱,不过是图个新鲜而已。其实不然,靠着这一个模式,他不仅年入千万,还成了新时代新农人的代表人物。

  他就是,鱼菜共生模式的开创人,刘永军。这样低成本又环保的养殖模式,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刘永军的老家在山西吕梁,祖上都是农民,到了他这一代父亲觉得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出去看看,于是省吃俭用地把刘永军送进了大学。

  2004年,刘永军从当地一家农业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谋生。然而,由于专业限制始终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刘永军便跟几个同学一起,身上揣着800块钱就去了大上海。

  那时候他跟很多人一样,觉得上海遍地是黄金,当然上海这一个地区也没让刘永军失望。来到上海后,刘永军开始摸索创业,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创办了自己的园林绿化公司,并且凭借优质的服务在行业内很快就站稳了脚跟,树立了不错的口碑。

  事业稳定了,自然个人问题也就有了着落,那个怀揣着梦想的农村娃,终于飞出了村庄,在上海安了家。

  有事业、有老婆、有孩子,按理说刘永军的人生就这么安稳地过下去也足够让人羡慕不已。

  不过,相较于同龄80后,刘永军没有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执着于大城市的繁华,反而一直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特别是国家多次提出要发展“三农”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后,刘永军便从中看到了巨大潜力,认定科技农业的发展必将是个新兴产业。

  并且多年来,他也始终没放弃做农业的念想,同时也时刻关注着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

  最终,经过多番考察,刘永军选中了青浦区练塘村,这里的水源是二级保护区,而且还种植了两万多亩涵养林,为农业种植提供了天然的优良环境。

  于是,原本已经事业有成、家庭稳定的刘永军带着全部积蓄,来到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子从头开始,起初他只承包了100亩的蔬菜大棚,开办上海绿椰农业专业合作社。

  然而创业之初便是困难重重,大鹏刚刚封顶封膜就刮起了龙卷风,还没等育苗定植就被掀翻了。

  最终,经过一番折腾,好不容易重建种下了第一批秧苗,原本期待着几个月后便能成熟上市,结果又赶上台风“海葵”,最后赔了个血本无归。

  还好,靠着当地政府的扶持和农业保险的赔偿金,刘永军才能迅速重振旗鼓,之后他的100.38亩蔬菜基地正式建成。

  然而,好不容易挨过了天灾,刘永军又因为误判市场而遭遇惨败。刘永军想当然地认为上海人口千万,需要的蔬菜量大,并且从外地运送的物流成本也高,本地种植优势就很大了,那么多种类种植的道路不是既省时又挣钱了吗?

  于是,刘永军一口气在大棚里种下了十多种蔬菜,原本他信心满满地等待着卖上一笔好价钱,但是没想到分销商只收购几种特定的菜,而且运走后就不再来第二趟,结果他棚里很多蔬菜都断了销路,最后生生赔了十几万。

  出师不利的刘永军很不甘心,自己出生农村,学的又是农业专业,种菜应该说会是得心应手,为何偏偏败下阵来呢?

  于是,不服输的刘永军决定亲自到上海各大菜市场去蹲点,研究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此后,刘永军便穿梭于上海各大菜市场,常常一蹲就是一天,慢慢地,他还真从中发现了端倪。

  原来,上海人的家常菜主要以上海青、茭白、广东菜心、鸡毛菜为主,其他蔬菜只是偶尔购买,并不是刚需,所以即便从外地运来的物流成本比较高,但并不影响盈利,所以收购商并不会费力在本地进货。

  另外,刘永军还意识到蔬菜需要保持新鲜,所以收购商需要能够稳定每日供货的种植基地,而他的基地因为种植品种繁多,所以单品供应量不足,就很容易出现断供的问题,这也是为何收购商来了一次后就不会再来的原因,并且因为产量低还容易被收购商打压价格。

  意识到问题后,刘永军立马对基地进行了大规模调整。首先,他放弃了多种植路径,而是选择了两种市场需求最多的蔬菜,并且进行大规模种植。

  折腾了两年,刘永军终于从最初的四处求人收购他的菜,变成了别人追着他买菜。这一次,他不仅走出了困局,更是直接赚到了几百万。

  赚了钱,刘永军并没有满足于现状,反而转身又开始扩建基地,购进优质种苗,采取全程绿色无污染的种植技术。

  有了技术,也有了经验,刘永军的绿色蔬菜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不仅如此,他还免费给周围农户做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练塘村的居民收入也蹭蹭往上涨。

  按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刘永军大概也就安安稳稳种菜,默默致富,但是没有想到2014年他在一个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会上,专家提到的“种养结合”的新型种植模式,最终让他成为了新农人代表。

  这种新型种植模式,就是将动物、生物、微生物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闭合的生态循环系统,非常符合新型绿色环保的新农业发展理念。

  原本,种养结合模式中有很多种方式,可刘永军偏偏对“鱼菜共生”最有兴趣。于是,回到基地后,刘永军就开始琢磨这种种植方式。

  当时国内的“鱼菜共生”模式还处于试验试探阶段,并没形成真正的市场效益,只有几家基地有小规模的试验田,但前前后后刘永军还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研究这些“鱼菜共生”养殖场。

  看到其中潜藏的商机后,又经过反复对比,刘永军找到山东一家做“鱼菜共生”系统的公司,希望能加盟他们拿到整套养殖技术。

  然而没想到,对方一开口就是五十万的费用。虽然,对方一口咬定这系统肯定赚钱,非常抢手,一分钱都不肯便宜,但实际上公司只提供设备不负责教授养殖技术。

  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整套系统能否有效运行并真正的完成高收益,还需要种植者自己不断探索和试验,这让刘永军觉得得不偿失,于是回到基地后,他决定自己研究一套“鱼菜共生”系统。

  不过此时,家里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耗费了几年,好不容易赚了点钱,家人都不希望刘永军再折腾了,但刘永军却不干了,这次他非常看好这套养殖模式,说什么都不肯停下来。

  于是,他再次孤注一掷地搬到基地驻扎下来,成天成宿地研究图纸,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甚至为此他还“闭关”了三个月。

  在这段时间里,通过搜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视频教程、画了几百张图纸后,刘永军终于确定了“鱼菜共生”的概念雏形,然后决定正式投建。

  他先是去订购了一个直径三米的平地塑料桶用来养鱼,模拟天然鱼塘采取高密度养殖,但是一大批鱼苗撒下去还没等长大,就连续缺氧而死。

  看着死去的鱼苗,刘永军又开始琢磨、分析,研究了很久才搞明白,原来这种塑料桶不同于鱼塘底部是天然泥土,能自行分解鱼的粪便。

  时间一长,大量鱼粪和剩余的饲料堆积在桶底,就会造成水中的氨氮含量超标,鱼就会缺氧而死,即便是在下面安了排污系统,但是由于底部是平的,污物无法顺畅地流到排污口,还是会造成大量堆积。

  后来,刘永军从漏斗中受到启发,研制出了一种漏斗形鱼桶,倾斜的底部造型可以让污物尽数流入排污口,由此减少水中氨氮含量。

  这回鱼总算是养明白了,接下来就是琢磨种菜。既然要鱼菜共生,自然不能用泥土,否则会污染养鱼的水质,而且也无法精准提取植物根系的微生物来养鱼。

  经过多番研究后,刘永军找到了用陶粒栽培的方法,也就是将菜苗的根系紧实地压在陶粒之间保持不倒,之后再用鱼桶里过滤出来的排泄物做肥料,蔬菜就会自然地向上生长。

  但是,第一批菜苗种下去后收获并不理想,不仅长势不好,叶子还经常枯黄,不得已,刘永军只好找专人咨询。

  专家听完他的描述后,建议他能够尝试用鹅卵石,因为陶粒本身微量元素含量较少,而且锁水效果也不如鹅卵石好。

  果然换了鹅卵石后,刘永军终于成功种出了第一批不用土壤的蔬菜。蔬菜是种出来了,但符不符合质检标准还不知道。

  于是,刘永军把这批蔬菜拿去做检验,结果各方面数据均显示这是一批质量上乘的绿色无污染蔬菜,不用推销就卖出了好价钱。

  同时,养鱼的循环水中富含大量的微生物,不需要投喂人工饲料,这样养出来的加州鲈鱼和美洲食鱼肉质鲜美可口,没有传统鱼塘的土腥味,而且养殖密度还是一般鱼塘的20倍。

  蔬菜大获认可,鱼也成了热卖品。至此,可以说刘永军自创的这套“鱼菜共生”系统,大获成功。

  然而没想到的是,眼看着就要大批成熟上市,基地却再遇重创。2019年夏天,一条供氧管线因为气温过热老化而断裂,导致鱼桶内大量缺氧,一夜间整桶鱼全都死了,辛苦了几个月的成果,全都泡汤了。

  虽然,这次损失惨痛,但也让刘永军深切体会到了环境数据监测的重要性。不过,监控系统却并非他的专长,他只好再次向外求助。

  这一次,刘永军跑遍了上海专业的科研院所,还请了不少专家到现场指导,最终成功给基地安装上了一整套完备的监测系统。

  他在鱼桶、菜架的关键位置上都装上了感应探头,可以24小时监测水温、气温、空气中水分含量、菌群含量等等,若发生异常就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这也代表着刘永军的“鱼菜共生”系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运行。

  自创的“鱼菜共生”模式成功后,刘永军给它取名“鱼阡陌”,同时他也利用这套模式逐渐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而上海绿椰农业专业合作社也从最初的100多亩扩建到了800亩。

  当然,刘永军的这套模式他也不是自己独享,也接受外界加盟。随着他的名声慢慢的变大,来找他加盟的农民也慢慢变得多。

  对此,刘永军回想起自己当年寻求加盟的经历,不但没有收取高额的加盟费,还会给予加盟商很多指导意见。

  后来,有位老师知道了“鱼阡陌”,便找到刘永军,希望他能向学校开放基地,加入到学校的科学课程,让同学们可以有机会去参观学习,如果能让学生们亲手操作就更好了。

  老师的意见启发了刘永军,于是他将基地拓展为集科研、参观、生产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农业合作社。

  与此同时,他还制作出了小型“鱼菜共生”系统,可当作居家养殖、课堂教学使用。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刘永军的农业基地收入也是年年攀升,到了2020年,他的销售总额更是创了3600万的新高。

  从最初来到青浦区,再到“鱼阡陌”的规模化集成化,刘永军不仅是年入千万的创业者,也成了新农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当然,吃水不忘打井人,刘永军始终记得自己最初碰到困难的时候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和帮助,如今他也尽自己所能地回馈社会,他的基地雇佣了近百位残障人士和贫困户,为他们安排了适合的工作岗位。

  与此同时,他还充分的利用自己的销售经营渠道,帮助当地很多贫困农民推广滞销的农产品,拓宽了当地农产品的销路。

  如今,刘永军的合作社已经是国家级的示范合作社,而他依旧在成为新型职业农人的道路上不断的提高自己,致力乡村振兴发展科技农业。